我去二零一五

距离2015年还有二十天的时间,想必这期间也不会再有时间拍些照片,自己又不爱扎堆和大家的总结凑热闹,于是想着就把总结提前做好罢了。



想起刚开始拿起相机拍照的第一年,纯靠兴趣一年拍了3W来张,年末整了50来张,做了个相册当总结,想来也是蛮拼的,不过这出片率也并非什么光彩的事情(当年还挺以此为傲)。结果到今年掐指一算,估计纯创作性的拍摄也不过几百张,于是今年的总结硬着头皮靠文字来凑。

算逑。




关于自己越拍越少这个问题,我想归结与两个原因:提高和职业。

所谓提高自然是想的越来越多,不愿轻易动手去拍。很多摄影师,尤其是数字时代后一路走来的基本都会有这个现象,这个原因想必不用多说。我一直不认为数字摄影便利性会让认真的摄影师步入浮躁的怪圈,认真者用手机创作前也会思考良久,浮躁者用大幅也只是随意按下快门,这个不关乎器材,昂贵的花销和复杂的操作流程是一种传承,而不是一种镇定剂。




2012年生日那天,我正式开始了自己职业摄影师的工作。对于一个长期拍摄风景,少有涉及人文题材,基本不进棚的人来说,这活儿有点难。很多青少年摄影师以自己拍摄人文风景自嘲,其实心里还是傲的,说白了觉得自己很靠近大师的路线,但是作品拿出来一看其实就是多了些Photoshop技法的摄协风,有意思的是某些人还去嘲笑老年摄影爱好者(虽然我也经常这么干),实际沙龙摄影的本质上没啥区别,三四十年后就该你们的孙子去嘲讽你们了。




职业风景摄影师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不要相信商业图库会给你带来多少的收入。2012年初除了做职业摄影师,也成为了比较早一批签约Getty China的图库摄影师,后来又和美国的Getty图库签约。说来也惭愧,这俩账户有近一年没有打理,还拿着每张图片售卖额40%的提成。

商业图片库对图片的要求其实相对狭隘,除了大片就是素材,对我而言这东西和去参加比赛是一个道理的。有合适的就去投,而不是为了一个目标去创作,那不叫创作,叫完成任务。



所以这也是我认为年轻的摄影师签约商业图库不是坏事,也不是好事。过多的条件限制了自己的思考,如果真的要make money,谢谢,我不会让那剩余的60%-80%交给别人,就是这么任性。

创作时间本来就是有限的,杂糅不清不如尽善尽美。有个前辈和我聊天,大体意思是职业和创作是适当分离的,但创作所产生的思考永远凌驾于职业之上。就我自己的状况来看,也正适合。搞得fine art和commercial瞎JB结合这样的结果,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CreatAR这个工作室从年初正式上线到现在,谢天谢地也算是无功无过,有几个大客户,计划拓展几个新的大客户,然后小有盈利。虽然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致认为这货的名字实在太像一个科技公司,谁叫自己总有些Geek情怀呢。

特感谢合伙人同志 @Bruce ,从建筑设计院向下高空跳槽到我这种初创小企业,从高高在上的建筑设计师变成了天天在工地上摸爬滚打的建筑摄影师,不过我相信从明年开始,你就可以开着3系GT,继续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




还有这个大立神 @Alee's Pic•ㄕㄩㄈㄤ★ㄩ ,也谢谢你,虽然我发现你有时候是那么的不靠谱,并且无时无刻莫名其妙地在那里自High,但是有时候你真的是那么靠谱,而且会莫名其妙地让大家High起来。BTW 你那个叫“起来!”的公司 @UP!AerialArt 还欠我不少钱,你个double agent!



领导什么的就不感谢了,这玩意儿就和感谢国家似的,太虚。改天请哥几个吃生鱼片罢,等等,某人好像不能吃海鲜...

WTF?什么时候已经写到thanks list了...

cut掉这部分!




写到这里,天快亮了。

除了摄影,自己真的没什么其他爱好,把这个唯一的爱好当成职业也许这辈子最值得高兴也是最悲伤的事情。这个一辈子的爱好,就像谈一辈子恋爱,给自己欢笑,给自己痛苦,却收获更多。

但生活中不应只被摄影填满,感谢我的妻子,现在她正一个人熟睡,这一年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她都这样度过。是你让我懂得如何生活,如果说第三个让我越拍越少的原因,我想那是你,但是是你让我越活越多。




生活就像是在拍风景。

比起最后得到的那张照片,那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也许才是真正的收获。

二零一四开得太快,太多事已消失在后视镜中,

等不及回首望清楚,我去二零一五。












最后献上近期最新逼照一张,真心不是给鸟打广告,为了裁logo都影响构图了。BTW,滤镜该擦擦了-_,=



评论(27)
热度(507)